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刘瑞朝通讯员柴明清

我省正在建设森林河南,力图打造四季常青、三季花开的绿水青山。而实际上,新世纪以来的我省,一直处于“变绿”的过程中。大河报记者从河南省林业局了解到,《关于2000~2018年植被生态质量监测评估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已经“出炉”。

根据卫星和气象资料计算,2000年至2018年,全省植被指数、植被覆盖度和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持续上升,92%区域的植被覆盖度呈增加趋势,19年来全省绿化面积增加1.49万平方公里,约相当于两个郑州市域的面积。森林河南建设“主战场”三屏四带山区和丘陵沟壑区增速超全省平均一倍多,生态红线区内的植被状况整体达到高植被覆盖度水平,森林生态质量整体持续向好发展。

从2000年到2018年我省植被覆盖率从57.3%增长到66.2%

河南省历年归一化植被指数计算结果显示:2018年全省平均值为0.64,比2000年的0.56提升14.3%。特别是全省林区,这一数值高达0.81,约高出全省平均值27%。其中,西部伏牛山区、南部大别山区等森林生态区这一指数更高。这说明,全省“绿意”真的更浓了。

根据2000~2018年卫星资料监测,全省92.7%的区域植被覆盖度呈增长趋势。全省植被覆盖度2000年为57.3%,到2018年增长到66.2%,增幅15.5%。其中,豫北东部、豫西伏牛山区、豫南大部、沿淮北部及豫东部分地区增长尤为明显。

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生态气象室副主任田宏伟说,以前,除积极在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为林业工作提供气象服务之外,林业生态建设方面我们重点监测植被指数和覆盖率等指标。2019年又新增了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指标,这样不仅能监测森林的量,而且能评估森林的质。

大河报记者了解到,我省森林面积扩大的同时,森林的固碳能力也在增强。

生态学里有个“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概念,是指单位面积的绿色植物在某时段内所累积的有机物数量。通俗讲,大致可以理解为固碳量,一般以每平方米固定的干物质含量(克碳/平方米)来表示。固碳量越大,吸收二氧化碳、调节热岛效应等能力当然就越强。

利用卫星和气象资料计算全省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结果显示:2018年比2000年明显提高,提高幅度约25.9%。其中,2018年达到19年来第二高值,仅次于2015年。这也就意味着,全省植被生长状况越来越好,全省森林植被固碳能力每年每平方米平均增加3.96克。

综合“归一化植被指数”“植被覆盖度”“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等关键因子,就得出了全省植被“生态质量指数”。简单而言,这个指数是植物面积与生长状况的统一,值越大,表明植被生态质量越好。

全省九成区域生态质量在不断趋好十年来森林覆盖率上升了4.76%

19年来,分析全省各地生态质量指数变化趋势,全省约90%的区域生态质量在不断趋好。其中,趋好比例最高的信阳市变好比例为98.3%、三门峡市为97.5%、驻马店市为96.8%、周口市为94.4%、南阳市为93.7%、漯河市为93.7%、商丘市为93.3%。变好比例在70%以下的市只有6个。即便是这6个最低的市,最低变好比例也在60%以上,它们的生态质量总体也在不断变好。

省林业局造林处处长汪万森说,气象部门的监测方式、相关指标与林业部门5年一度的森林资源清查有所不同,但结果高度吻合。近年来,我省先后组织实施了《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2008~2012年)》和《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提升工程规划(2013~2017年)》。十年间全省共完成造林3990万亩,森林抚育2242万亩,森林覆盖率上升了4.76个百分点。根据2018年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近五年来河南省森林覆盖率提高了2.64个百分点,增幅在中部六省位居首位。

汪万森介绍,去冬今春河南已完成新造林435万亩,为年度造林计划任务286万亩的151.3%。去冬今春全省共参加义务植树达4578万人次,共植树1.94亿株。各地围绕山区森林化、平原林网化、城市园林化、乡村林果化、廊道林荫化、庭院花园化等“六化”建设,积极打造“六化”示范工程,采取针叶林与阔叶林,常绿树与落叶树,乡土树种与珍贵树种等多树种混交营造,推广近自然混交、立体混交、带状混交、块状混交等多种混交方式,形成乔、灌、花、草、藤“五形”合理配置,新造林质量也明显提升。

【责任编辑:钱艳红 】 【内容审核:黄瑞月 】 【总编辑:黄念念 】

联系方式

中国·河南·郑州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五大街经北三路

电话:0371-86088516 (广告)

联系信箱:news100@henan100.com

邮编:450016

河南一百度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