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逛庙会。在豫东南一带,有二月二到周口淮阳逛太昊陵庙会的习俗,但今年疫情特殊情况之下,不仅太昊陵景区宣布闭园,就连一年一度的“羲皇故都朝祖会”和“中原古韵——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也停止举办了。

延续千年的祭拜情结,因为一场疫情而中止,让不少游客心存失落和遗憾。但是,庙会的停办绝不意味着割断了文化传承的脉络。对此,周口师范学院、周口职业技术学院从事社会学以及地域文化研究的多名专家认为,今天,为了人民健康,淮阳区暂时取消庙会,这与始祖惠民安民的初心不谋而合,恰恰是对伏羲文化和精神内涵的最好传承。

往年一天涌进80万人,今年空无一人

据介绍,太昊陵是“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的陵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十八大名陵之一。千百年来,太昊陵人文始祖祭祀活动绵延千年历久不衰,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到三月初三,世界各地数百万人涌向周口市淮阳区太昊陵庙朝圣伏羲。2008年,太昊陵以“单日参拜人数最多(约82.5万)的庙会”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最古老的民间庙会。同时,太昊陵人祖祭典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往年的二月二这天,太昊陵均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前去祈福的游客络绎不绝,祈福祭祀活动从凌晨一直持续至下午,场面壮观、声势浩大,且近年来一年比一年火爆,已经成为当地不可或缺的文化旅游品牌,并声名远播,吸引沿海客家族及海外人士前来淮阳参加朝祖会,祈福寻根。但是,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朝拜太昊陵的脚步。大年初一起,太昊陵宣布闭园。

今年的特殊情况之下,人们对太昊伏羲氏的缅怀和祭奠,以及对国泰民安的祈福依然在心底深藏。今天上午,太昊陵景区的管理者在多种形式的防护措施保护下,组织内部部分职工于统天殿月台广场举行了“庚子年祭祀中华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典礼”,在特殊时期、特殊环境下为中华民族祈福。总共参加人员只有20人,大家拉开距离依次来到伏羲陵拜谒。

“本次祭典活动,不求隆重,只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祈愿中华民族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共同抗击疫情,早日恢复社会正常秩序;祈福伟大的祖国国泰民安、欣欣向荣、繁荣昌盛!”太昊陵景区有关负责人表示。

专家学者认为,恰恰体现了惠民安民伏羲精神

而在得知今年停办庙会的消息后,不少网友发出感慨表示遗憾,因为,在大家心中,每年二月二去逛淮阳庙会拜谒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文化旅游活动,突然的缺失,难免造成一丝遗憾。甚至有人担心,绵延千百年的传统习俗文化,难道就这样消失了吗?对此,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采访了周口师范学院、周口职业技术学院的部分专家学者,他们认为,非常时期的非常举措,恰恰体现了以人为本、惠民安民的太昊伏羲精神,这实际上是对伏羲文化的最好传承。

曾参与编写《周口地域文化十二讲》的周口师范学院副教授杨文森指出,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千百年来,伏羲一直以厚德爱民、救民水火形象流传在民间。政府决定暂停举办“2020年中国•淮阳羲皇故都朝祖会”,是根据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需要,也符合这一民间信仰的精神实质。信仰的内容虽然恒定,信仰的形式也都是随着历史发展而变化的,建议政府能够加大网上资源建设,借助科技力量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扩大伏羲文化影响。

一直关注地方文化研究的周口师范学院党委统战部副部长马东普认为,文化传承在内心、在人的心灵中。在抗击疫情最吃紧的关键时期,采取灵活变通的方式才是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敬天法祖并不一定在乎形式上的顶礼膜拜,中华民族遭遇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理应有更为博大的胸怀来面对。庙会的初衷是敬畏祖宗,祈求国泰民安。周口作为河南省一级响应下的二级地区,暂缓或者取消庙会正是面对疫情实事求是的非常手段,是文化自信的表现。

周口职业技术学院从事社会学研究的李明臣老师认为,淮阳是太昊伏羲氏定都和长眠的地方。6500多年前,伏羲氏在这里定姓氏、制嫁娶、结网罟、养牺牲、兴庖厨、画八卦,肇始华夏文明,造福一方百姓。今天,为了人民健康,有关部门暂时取消庙会,这与始祖惠民安民的初心不谋而合,正是对伏羲文化最好的传承,更是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忠诚实践。从伏羲陵关闭后的情况看,广大群众对庙会暂停举办是拥护支持和积极响应的,这也是中国人民尊重科学、实事求是、思想文化越来越进步的表现。

来源:大河客户端

【责任编辑:钱艳红 】 【内容审核:黄瑞月 】 【总编辑:黄念念 】

联系方式

中国·河南·郑州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五大街经北三路

电话:0371-86088516 (广告)

联系信箱:news100@henan100.com

邮编:450016

河南一百度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