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版《登封县志简编》刊登了一张“大将军”照片

现在的“二将军”

乾隆皇帝画的嵩阳书院将军柏图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陈甜甜 文图

河南第一古树——嵩阳书院里面两棵将军柏的名头,叫错了?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从登封文化学者岳晓锋处初闻此消息,颇觉意外。“大将军”“二将军”的美名与故事,已经流传有年。去过嵩阳书院的人,都听导游讲过那个颇具戏剧性的故事:汉武帝到此一游,先看见了一棵古柏,颇为震撼,封为“大将军”,结果走几步又看见了一棵更大的,但“君无戏言”,第二棵只好委屈封为“二将军”。

“这个故事其实有很大漏洞。”岳晓锋老师言之凿凿,称手头握有“证据”。真相究竟如何?近日,记者带着好奇前往登封一探究竟。

游客一句反问,让学者开始翻古籍“较真儿”

登封北郊,嵩阳书院。走过几重小门,便见“大将军”树身向南斜卧在墙上,树冠浓密宽厚。

再向里走几十步,“二将军”屹立在院中央十分夺目,左右两旁的树干弯曲如翼,形若雄鹰展翅。

一眼望去,便可看出“二将军”比“大将军”大得多。戏剧性的效果正在于此。所以,每个导游在此,必有一番引来游客唏嘘的说辞。

一直围绕登封当地文化做系统研究的学者岳晓锋,把逛嵩阳书院当作逛公园,也曾听过这段故事,不过,无名游客的一句疑问,让他陷入思考。当时,导游说汉武帝错封将军柏的原因,是因为原先这是一片原始森林,树木众多挡住了视线,才导致了错封。这时有位游客就问:“两棵树相距不到几十步,其他树木也没有比它们还大的了,怎么会看不到呢?”

正是这句话勾起了岳晓锋的求知欲,他回到家中开始阅读古籍文献。

历代典籍中,“大将军”原本就是“大将军”?

岳晓锋发现对于嵩阳书院的三棵古柏,史书上记载的内容有很多。

比如明代的工部主事都穆在《游嵩山记》中说:“柏之高皆不逾三丈,大者六人围之,下旧有石刻云:汉封大将军。其次四人围之不尽,道士云:此次将军也……其又次亦三人围之。”

明代的山东参政周梦旸在《嵩少游记》中也写道:“碑之旁三巨柏,汉武帝所封三将军也。大者居中央,七人围,次居南,围六人,又次居北,围亦可四人。”岳晓锋告诉记者:“很显然,中间最大的柏树是‘大将军’非‘二将军’。”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的《石渠宝笈》记载,乾隆皇帝弘历画的嵩阳书院将军柏图右上部分题记中写道:汉武升中一过此封大将军。根据图中树木特征可以看出,乾隆皇帝所画柏树正是现在的“二将军”柏。

“座次”如果颠倒,颠倒始自何时?

岳晓锋在研究过程中发现,1934年夏,旅行家萧梅性说:“其中汉封大将军柏犹健在,霜皮虬枝,夭健如龙。正干四披,可十人围……其次者汉封二将军。”萧梅性不仅把自己的《中岳游记》发表在《旅行杂志》上,还把拍摄的大将军柏照片附于其中。

此外,1979年版《登封县志简编》一书中刊登了一张将军柏照片,照片底下文字标注为“汉柏在嵩阳书院、西汉元封元年汉武帝游中岳时,封为‘大将军’。树周15.5米,高30米”。

“不论是文字记述还是照片说明,都把最大的柏树称为大将军柏。另外,书中并未刊载汉武帝误封的故事。由此看来,双柏名称互换应该是在1980年代初期。”岳晓锋说。

那么,抛却历史文献不提,从科学测龄上来说,两棵将军柏到底谁大谁小呢?

曾经在嵩阳书院担任将军柏专职古树保护研究员的靳红军告诉记者,嵩阳书院的两棵侧柏的树龄都在5000年左右,但具体的树龄大小暂时无法测量。若借助工具测量可能会对古树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所以一般通过查阅历史文献资料,获得相关的书面证据。目前,在媒体公布的河南最老古树“Top20”中,这两棵侧柏占据了前两名,不过名字都是一样的,“登封嵩阳书院侧柏”,也就是说,“大将军”“二将军”都被认为是河南现存年龄最大的古树。

如若叫错还能不能改回来?各有看法

虽有史料证明将军双柏名称存在颠倒之可能,但“汉武帝错封将军柏”的说法流传甚广。导游在给参观游客讲解时,此说法仍是必提内容。网络上,不少与将军柏相关视频下也有评论“登封本地人都知道这个传说”。

由此,有声音认为,已经叫了几十年,没有必要再改回来了吧?岳晓锋却不这么看:“我们几千年都叫对的名字,只有这40年叫错了,为什么不能改过来呢?”他认为,文化旅游更重要的是讲究文化品位,文化不能有误。

【责任编辑:钱艳红 】 【内容审核:黄瑞月 】 【总编辑:黄念念 】

联系方式

中国·河南·郑州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五大街经北三路

电话:0371-86088516 (广告)

联系信箱:news100@henan100.com

邮编:450016

河南一百度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