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记者 王延辉 王文齐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冠男

镜头回放

2019年9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黄河博物馆、黄河国家地质公园临河广场,深入了解中华民族治黄的历史,实地察看黄河的生态保护和堤防建设情况。

第二天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座谈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他强调,要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想在最短时间了解黄河,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到黄河博物馆。

秋日的午后,黄河博物馆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游客。

与许多新建的文博场馆相比,它面积不大,装修布展也不新潮,但却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的水利行业博物馆,也是我国唯一以黄河为主题陈列内容的自然科技类博物馆。

“欢迎来到黄河博物馆!”清亮的嗓音一下子吸引了大家的注意,眼前的讲解员仪态大方,眉宇间透着一股子英气。她就是黄河博物馆社教部主任张笑蕾。

3年前那个秋日的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走进这里,了解黄河流域文明发展、水患治理、生态保护等的历史变迁。张笑蕾全程陪同讲解。

“我是39岁半路出家当的讲解员,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能当面给总书记讲黄河,我感到非常荣幸。”回忆起这份难忘经历,平时内敛的张笑蕾难掩激动。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的这段论述,是张笑蕾反复学习的重点,长长的一段话,她讲起来一字不差。

“总书记的话,是对我们提出的殷切期望。”尽管已是黄河博物馆“金牌”讲解员、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但在讲好“黄河故事”上,张笑蕾总是不满足、不止步,对自己的要求近乎苛刻:“不放过每一次讲解,希望每一位观众不是走马观花,而是对黄河有更深切的感知。”

张笑蕾对黄河有着独特的“情结”。她的父亲是天津大学水利专业研究生,在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研究了一辈子泥沙,一直都是她的榜样。海军退役后,张笑蕾到黄委会工作,耳濡目染间,对母亲河的感情更为深沉。

看不尽的黄河,说不完的黄河。从“半路出家”到“金牌讲解”,张笑蕾已讲了整整10年的“黄河故事”。

这两三年,原本小众的黄河博物馆成了热门网红打卡地。“从前一天讲四五场,现在每天不少于10场,年接待量10万人次以上,博物馆的讲解员队伍也在不断扩充。”张笑蕾说。

讲解二字,既要“讲”好,更要“解”好。

在明代治水名臣潘季驯所画的《河防一览图》展区,黄河像一条巨龙匍匐在近20米的长卷上。黄淮运三河并治、“筑堤束水”治水理念、每一处堤防体系在哪儿……画卷的每一寸,张笑蕾闭着眼都能说准讲清,所以她总能“解”好观众的疑惑,“这可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要守好”。

黄河虽然是我国第二大河流,但水量并不大,为何被称为母亲河?“黄河串起了绵延的时间、古老的文明,也串起了沧海桑田。”张笑蕾通过翔实的数据摆出事实:黄河以占全国2%的河川径流量,哺育了全国12%的人口,灌溉着全国15%的耕地,为沿黄60多座大中城市340个县(市、区、旗)及众多能源基地提供水源。

每次讲到这里,张笑蕾都会重点宣讲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等要求,倡导大家保护母亲河,精打细算用好每一滴水。

“一次次被淹没,一次次在新的地面重新崛起,这正是中华民族坚忍顽强、生生不息的精神。”历史上黄河屡次泛滥是开封城摞城独特景观形成的原因,张笑蕾在一遍遍讲解中提炼出“生生不息”的寓意,深孚观众的心。

张笑蕾也总被感动着:“这发自内心的强烈认同,是属于黄河母亲的。”

“我只是个再平凡不过的讲解员,就是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尽力做最好的自己,用心用情讲好‘黄河故事’。”张笑蕾见过太多像父亲一样为黄河奉献终生的人,她总觉得自己所做微不足道。

四年前,张笑蕾出差在外,父亲忽然病重昏迷。虽匆忙赶回来却没能跟父亲说上最后一句话,这是她最大的遗憾。一直笑脸迎人的她,回忆起这一幕,眼里噙满泪水:“我把讲‘黄河故事’获的奖状、证书都放在他遗像旁,希望他也能为我骄傲。”

不过,令张笑蕾欣慰的是,每逢节假日都能在博物馆看到成群结队的孩子们瞪着亮闪闪的眼睛听讲解、看展台,“每每听到孩子们津津有味地跟着讲黄河的故事,我就会感觉,自己的工作非常非常有意义。”

70年前,毛主席提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70年来,饱经沧桑的黄河水患平息,正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心放在了这上面,黄河有点‘风吹草动’,我都格外关注。”张笑蕾微信收藏里的内容,黄河是最重要的主题。

在离黄河博物馆不远的黄河河南段,500多公里的标准化堤防建成,大河安澜有了更坚实屏障;30万滩区群众搬入新房、圆了“安居梦”;弘扬黄河文化,叫响“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旅品牌;中游“治山”、下游“治滩”、受水区“织网”,黄河正成为中原大地的“绿色飘带”。

距黄河博物馆西北四五公里,一片高大的白杨林中,黄河国家博物馆项目主体已封顶,“几”字形造型雏形已现,一个新的聆听“黄河故事”、一览大河东去的黄河文化地标呼之欲出。

“一些可喜的变化在悄然发生。”张笑蕾有一个愿望:走遍黄河流域的风景名胜,去亲眼看、亲耳听、亲身感受那些日日讲述的大河风光和日新月异的发展景象,让自己口中的“黄河故事”更加动人。

【责任编辑:靳静波 】 【内容审核:黄瑞月 】 【总编辑:黄念念 】

联系方式

中国·河南·郑州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五大街经北三路

电话:0371-86088516 (广告)

联系信箱:news100@henan100.com

邮编:450016

河南一百度官方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0-2022河南沸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招聘信息|广告服务|服务条款|免责声明|网站地图|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