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一年来,来自全省各地、各行各业的驻豫全国人大代表和住豫全国政协委员,立足本职岗位、发挥专业优势,以实干实绩彰显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情怀与担当。让我们共同聆听他们的履职故事,激扬一往无前的奋进力量。
前不久,一则好消息传到河南大学。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大学副校长、地理与环境学院院长傅声雷当选“中国生态学学会会士”。
“此次参会,再次提振了民营企业发展的信心,让人备受鼓舞、倍感振奋。未来我会继续专注主业,努力做好企业,积极履职尽责,借时代之光奋发有为!”2月26日,说起前些天赴京参加民营企业座谈会的感受,全国人大代表、牧原集团董事长秦英林说。
走进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量总调度中心,一整面墙的电子屏幕上,黄河干流的重要水库、水文站实时水位、流量和沿黄省(区)取用水等信息一览而尽。
“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注重技术创新是关键。”2月23日,全国人大代表、河南能源集团永煤公司车集煤矿机电一队电工班班长游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2月20日晚,结束为期3天的驻豫全国人大代表集中视察活动回到村里,第二天一早,曹兰英就把几名村“两委”成员叫到一起:“这次围绕乡村全面振兴到许昌、漯河视察,人家的特色农业发展、农业科技应用、产业链聚链成势等,都值得学习。”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登封市石道乡西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曹兰英一直在想如何吸收外地的成功经验助力本村发展。
“前几天,全国首个罕见病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协和·太初’正式进入临床应用,向患者提供初诊咨询和预约服务。”2月21日,刚结束门诊工作,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肿瘤医院副院长花亚伟就向记者说起了这个好消息,“罕见病确诊难,易误诊、漏诊,人工智能大模型能帮助医生更加准确快捷地诊断疾病。”
2月21日,再次见到朱彤晖,她向记者展示了过去一年的履职成绩单:提交社情民意信息22篇,其中8篇被全国政协采用、14篇被民进中央采用;在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提交的《助力高校毕业生走出“就业难”困境的提案》《进一步完善网络文学的创作和传播规则的提案》等5件提案均被立案,她也受邀参加全国政协相关提案办理协商会;积极参与民进中央和民进河南省委会组织的各项社会服务活动,深入联系界别群众,广泛收集民意。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统一部署,2月18日至20日,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李亚,副主任何金平、李公乐、刘南昌、苏晓红和秘书长吉炳伟分别带领驻豫全国人大代表视察组,赴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新乡、许昌、漯河、信阳、周口、驻马店开展集中视察,为参加即将召开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准备。
2月19日,驻豫全国人大代表集中视察途中,夜已深,河南光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志伟的房间内灯光依旧明亮。春节假期后,DeepSeek引发的AI热潮让这位全国人大代表、新材料企业“掌门人”既兴奋又感到紧迫。
办公桌前,纸笔簌簌。临近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黄红霞格外忙碌。2月19日,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在仔细打磨提案。
2月16日上午,全国人大代表、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村党支部书记李连成刚在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上完课,便马不停蹄又赶到正在进行内部装修的西辛庄民生医院二期工程施工现场。“打算上半年就投入使用,装修得盯紧点。”他说。
2月15日,虽是休息日,全国政协委员、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党委书记王笃波却在办公室忙碌着,整理要带去全国两会的提案。
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2月15日,走进位于古都开封的清明上河园,北宋画家张择端笔下的宋代市井繁华,各具特色的非遗民俗“绝活”,震撼人心的实景演出,流光溢彩的“大宋上元灯会”等,都令人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