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职尽责这一年丨健康路上不落一人

发布时间:2025-02-24 14:08:40来源: 河南日报

“前几天,全国首个罕见病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协和·太初’正式进入临床应用,向患者提供初诊咨询和预约服务。”2月21日,刚结束门诊工作,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肿瘤医院副院长花亚伟就向记者说起了这个好消息,“罕见病确诊难,易误诊、漏诊,人工智能大模型能帮助医生更加准确快捷地诊断疾病。”

罕见病是指新生儿发病率低于万分之一、患病率低于万分之一、患病人数小于14万的疾病,我国每年新增罕见病患者超过20万人。

“罕见病虽然单病种患者稀少,但病种繁多,患者面临治疗难、用药难、药价高的问题。”这些年,花亚伟一直关注着罕见病领域,“罕见病患者术后需长期用药,许多病人后期康复需要的医药费远远超过治疗初期的手术费。”

“门诊用药医保支付有封顶线,但罕见病患者的日常用药都不便宜,自费的话,负担较重。”花亚伟说。

健康路上不落一人。如何增强医保保障能力,更好保障罕见病协议期内国家医保谈判药品(以下简称“国谈药”)在门诊用药中的可及性,让罕见病患者吃得起药、用得上好药,成了花亚伟的牵挂。

从降低自付比例到调动公益力量,从统筹门诊大病保险到增补医保目录……为了让提案更精准,花亚伟赴云南、贵州、四川以及河南省内多个地方,就罕见病患者用药问题进行了大量调研。

让花亚伟欣慰的是,去年全国两会他提交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医保支付方式,提升罕见病国谈药门诊用药可及性的提案,已经得到了相关部委的办理与回复。

花亚伟介绍,今年1月1日起执行的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13种罕见病药物被纳入。

今年的全国两会,花亚伟准备的提案,除了继续为罕见病患者发声,还关注如何推进外科药学学科建设。

“相对于药物治疗,外科医生更关注手术本身,但药物治疗对于外科也是必不可少的。”花亚伟建议,进一步加强外科药学学科建设,优化外科药师岗位设置,探索构建新的外科医疗工作模式,让专业药师成为外科团队不可或缺的一员,以科学用药护佑百姓健康。(河南日报记者 赵若郡)

  记者手记  

中午12点多,记者赶到医院时,花亚伟的门诊工作还未结束。每进来一位患者,他总是详细问诊、耐心解答。

“医生和病人就像战友一样,携手与疾病作战。”在临床一线,花亚伟用专业医术护佑生命、抚慰焦灼。“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朴素的医者箴言,贯穿了花亚伟的职业生涯。

作为政协委员,花亚伟在履职中,为罕见病患者发声,为推进外科药学学科建设奔走,用医者仁心回应关切、守卫健康。

来源:河南日报

【责任编辑:牛尚 】 【内容审核:黄瑞月 】 【总编辑:黄念念 】

联系方式

中国·河南·郑州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五大街经北三路

电话:0371-86088516 (广告)

联系信箱:news100@henan100.com

邮编:450016

河南一百度官方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0-2022河南沸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招聘信息|广告服务|服务条款|免责声明|网站地图|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