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比亚前总统卡翁达,前往中国医疗队慰问表示感谢。刘喜新供图

在40多年前援藏的一张合影中,王月文找到自己后笑了。张波摄影

8月19日是中国第二个医师节,在节日前夕,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赵国安,探望慰问当年曾参与援藏援疆的医院退休医生张一峰。夏淼摄影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波通讯员段桂洪

将仁心仁术,送到最需要的地方。

从上世纪50年代到现在,从国内到走出国门,在豫北小城卫辉,扎根于此的一所百年名院,这里的医务人员经常受命出征——克服重重困难,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不辱使命开展医疗援助,国内的西藏、新疆,非洲的赞比亚、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等地,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和故事……他们为河南乃至共和国的医疗事业,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们没有被遗忘。8月19日,是中国第二个医师节。医师节前夕,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下简称新医一附院)的院领导,专程去探望一批老同志并送去祝福。这些医疗战线上的英模人物,经历了祖国基层医疗事业的巨变,也亲眼见证着这所百年名院薪火相传,大爱无疆。

帐篷住了两年,滚落碎石带走同伴

新医一附院的院区内,有一座有着上百年历史的小楼,古香古色,它曾是河南省最早的现代化西式医院所在地,如今是该院院史馆。

8月14日,在三楼展厅的一张黑白照片前,91岁的张一峰老人凝视良久,照片上的他穿藏服,一脸英武,这让老人的思绪,似乎又回到了60多年前。

张一峰出生于1928年,许昌鄢陵人。河南大学医学院毕业后,1954年来到当时的汲县医师学校医院(一附院前身),成为一名外科大夫。

1955年,川藏公路建设正如火如荼,全国多个省份都派出了援藏医疗队,服务当地群众的同时,又为筑路大军提供医疗服务。当年2月,张一峰参加省援藏医疗队,在成都培训后,乘坐苏联造的嘎斯汽车风餐露宿,前往林芝地区,“去西藏的路上还都是石子儿路,住的都是帐篷,有一个警卫排护卫……”

在途经的解放军兵站,张一峰生平第一次吃到了罐头装的午餐肉,那是子弟兵节省下来的口粮,他们将自己最好的东西拿给了援藏医生。

骑马挎着医疗箱,奔驰在高原上,出入于工地和牧民的帐篷中。

一天晚饭散步时,张一峰一行3人,突遇山上滚落的碎石,一块鸡蛋大小的石头,砸中了他身边的一名年轻人。

“那孩子头被砸烂了,当场就不行了……”说到这里,张一峰顿了许久,牺牲的年轻人是浙江籍,是川藏公路一名援建人员,永远地长眠在当地。1956年,在二郎山山顶,张一峰所在的医疗队曾遇到地震、泥石流,同行的一辆运输车,就不慎跌入了万丈山谷间。

在西藏,张一峰住了两年的帐篷。从西藏归来后,张一峰还曾受命参与援疆医疗队,“光是坐火车,就坐了三天三夜”,前往昌吉回族自治州……

沧海横流显本色,艰难面前不退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援疆、援藏、援非等体现国家战略的战场上,处处涌现着新医一附院医务人员的身影。

一封信走三个月,家里寄来的蔬菜干成“宝贝”

今年82岁的刘喜新,上世纪60年代在河南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来到当时的豫北医专(新医一附院前身),成为一名内科大夫,此后还担任过医院院长的职务。他曾先后两次带队,率多名医务人员支援西藏,甚至远赴非洲。

“当时去西藏,汽车走走停停,半个多月才到地方。”1977年5月,刘喜新与同事王月文、杨畏三、梁宗浩等7人,随河南省第三批援藏医疗队,一同来到西藏山南地区卫校地区医院。在当年的一张旧照片上,7人站在布达拉宫前,意气风发。

队员梁宗浩说,当年国家一声号令,一线医务人员就都热血沸腾地报名,不谈任何特别优待。援藏工作结束返程时,他用两年来节省下来的工资购买了两条毛毯想要带给家人,但回家后,毛毯却被迫“送”了人。原来,这两年间,梁宗浩的家人因没收到过他汇来的钱而生活困顿,需要同事的资助才能维持生计。最终,梁宗浩将毛毯抵账用了。

作为7人小组中的唯一女队员,如今已80岁的王月文,当年负责教当地人民学习医术。“当时大家都有高原反应,我比较严重,经常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王月文说,直到两三个月后,她才慢慢适应过来。

除了需要克服高原反应外,医疗队还面临一个窘迫的饮食问题:当地严重缺乏蔬菜。刘喜新的爱人蔡月蓉告诉记者,得知刘喜新等人吃不上蔬菜时,她就购买菠菜、蒜薹等,用开水焯一下晒干后做成“蔬菜干”,再分批寄到西藏。

“收到家里寄来的这些蔬菜干,都当宝贝一样。”后来,刘喜新等人又向家人要来蔬菜菜籽,开始在驻地周边尝试种包菜等。“他们几个负责擀面条,我负责刷锅洗碗。”王月文回忆说。

当地交通与通信不便,给医疗队带来不小的麻烦。刘喜新说,家人寄给他的一封信,走了3个月才到他手中。当时驻地也没有电话,医疗队员与家人联系都成了一种奢望。但不辱使命,是他们心中坚定的信念。1979年5月,圆满完成任务的7人安全返回家乡。

人工呼吸救下婴儿

1988年9月,曾率队援藏的刘喜新,再次率医院8名医务人员出征,参与河南省组建的援赞中国医疗队前往非洲赞比亚。这也是新医一附院医务人员首次走出国门,参与国际援助。

刘喜新告诉记者,由于往返机票昂贵,为节省宝贵的国家外汇,医疗队内部有规定,就算家人有意外也不得回去。如今看来这些规定似乎不近人情,但当时医疗队成员不讲条件,服从组织,严格遵守规定。此外,赞比亚医疗环境差、病人病情复杂,危险性并不亚于援藏援疆。

医疗队队员、医院麻醉科大夫李林生说,当时医疗队分为两个小组,李林生等人被派往位于铜带省的卢安夏医院。来到卢安夏医院的第二天下午,李林生和队友就处理了一个特殊病号——当地一名妇女下河捞鱼时被鳄鱼咬掉右下肢。医务人员马上为其手术清创止血,处理伤口,手术历时2个多小时,病人最终转危为安。

让李林生记忆犹新的,是抢救一名患艾滋病的难产孕妇。一天凌晨2点多,当地一位黑人孕妇难产,生命垂危,得知后,李林生和另两名医生急奔医院,在手术将胎儿取出后,婴儿却全身青紫没有呼吸。

“当地的医疗设备简陋,吸氧几乎不起作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是唯一能救活孩子的办法。”本能反应下,李林生开始为婴儿做人工呼吸,一口、两口、三口……婴儿全身发紫逐渐消失,肤色慢慢红润起来。随着两声呛咳,孩子哇的一声哭出声了。

在李林生看来,哭声是那样动听。然而,随后经检测,孕妇为HIV阳性,这让李林生颇为后怕,李林生也开始不断提醒队友,工作中一定要加强个人防护,免遭病毒感染。

工作闲暇之余,为改善伙食,李林生等医疗队员还在当地养猪养鸡,一张张老照片上留下了这一幕幕。而时任赞比亚总统卡翁达,也到过医疗队的驻地,对中国医疗队表示感谢。

大爱无疆,曾参与援助非洲多国

这支援赞中国医疗队,一路在卢安夏医院,另外一路当时被安排在了卡布韦总医院,医院妇科大夫梁武凤,是该组医疗队成员。

赞比亚当地官方语言为英语,英语口语颇佳的梁武凤,是这里的医疗中坚力量。“从早上忙到晚,每天都会有手术,最多的一天能做10来台。”梁武凤说,她甚至还学会了当地土著方言,30余年过去仍能脱口而出。

两年时间里,援赞中国医疗队树立起新中国对外医疗援助史的一块丰碑。此后,新医一附院的几十位医疗人员,还分批参加了前去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等地的援外医疗队,体现了这所百年医院的医疗水平和责任担当。

不辱使命,大爱无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每当国家有危难、人民有需要之际,新医一附院的医务人员总会挺身而出:唐山大地震时全员上岗,不分昼夜地抢救、照护500余名受伤群众;非典期间组建9支医疗队,分赴各地开展防治增援工作;汶川地震时,12名骨干医生组成救援队奔赴救灾现场,后被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

在新医一附院现任党委书记赵国安看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帮助民族同胞、阶级兄弟的道路上,都有新医一附院人不讲条件、义无反顾的奉献身影,这种精神已融于代代医疗人员的血脉中,他们不忘救死扶伤的医者初心,牢记护佑人类健康的医者使命,而这种精神的积淀和传承,就是医院最大的财富。

【责任编辑:张怡 】 【内容审核:黄瑞月 】 【总编辑:黄念念 】

联系方式

中国·河南·郑州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五大街经北三路

电话:0371-86088516 (广告)

联系信箱:news100@henan100.com

邮编:450016

河南一百度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