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财立方】数字浪潮奔涌而来,当数字化转型成为“必考题”,“转什么”“转向哪”“怎样转”成为普遍关注的核心议题。记者日前从洛阳市政府获悉,《洛阳市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出台,明确了“十四五”期间洛阳市数字化转型的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为城市数字化转型树起“灯塔”。

总体目标:全市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水平位居全省前列,重点领域数字化水平大幅提升,新型智慧城市试点成效明显,关键数字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率先建成全省数字化转型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到2023年,数字强市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建成5G基站10000个,数字经济规模突破700亿元,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3500亿元,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竞争优势进一步提升。

到2025年,数字强市建设取得突破进展,建成5G基站15000个,全市数字经济规模年均增长10%以上、突破1000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5%以上,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4000亿元,争创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五大重点任务:

构建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核心产业壮大为突破、融合应用创新为引领、数治能力提升为关键、数字生态优化为保障的“五位一体” 数字化转型格局。

一、构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体系

➤优化升级网络基础设施

全面启动洛阳市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5G)规模化部署。加快5G网络规划和基站建设,以数据业务需求热点为主,加快实施总投资18亿元的洛阳移动 5G建设及应用、总投资12亿元的洛阳联通、洛阳电信共建共享5G无线网新建工程等重点项目,优先推进城乡重点区域及重点用户5G网络建设。

积极布局下一代互联网。加快窄带物联网(NB—IoT)、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等规模发展,完成洛阳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IPv6改造,在金融、能源、交通、教育、政务等重点领域开展IPv6+新技术试点建设及规模应用,不断提升洛阳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通信能力。

➤加快建设融合基础设施

智慧交通。建设洛阳市智能交通中心控制平台,对主次干道智能交通管理设施进行提升改造,加强对高空监控和道路动态人像识别前端的扩容建设,实现城市交通的三维立体可视化智慧管理。

智慧能源。加快新能源充电桩服务网络建设,建设省市统一的充电设施公共信息智能服务平台。做强新能源充电桩产业链,依托交运集团工业公司、凯迈电子、嘉盛新能源、中航光电等企业,扩大充电桩生产制造规模;支持国花新能源等运营企业依托平台开展充电导航、故障报修、费用结算等服务。

智慧生态。依托智慧洛阳云平台,建设集数据汇聚、智能分析、指挥调度、考核评估于一体的洛阳市生态环境综合指挥平台。探索5G技术在环保监测领域的应用,建设5G+环保监测平台。

二、发展数字核心产业

➤培育壮大新兴数字产业

发展软件服务业。加快“软件名园、软件名企、软件名品”培育,依托大数据产业园、国家大学科技园、北航科技园等专业园区,推动数据服务、软件研发、服务外包等软件服务业发展,争创省级软件产业示范园区;持续壮大中移在线、众智科技、鸿业科技等一批本地骨干企业,加快孵化中小微企业, 积极打造软件名企;依托市政软件、建筑设计、探伤检测等特色领域软件产品,加强重点领域示范应用,铸就软件名品。争取更多企业列入河南省软件名企、软件名品目录。

加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探索AI+新模式,加快人工智能在制造业、农业、交通、医疗健康等领域应用推广。依托洛阳中科信息产业研究院牵头成立的人工智能赋能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建设寒武纪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基地,助力打造中西部人工智能产业高地。联合华为新基建发展中心,推动建设人工智能先进实验室,重点打造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及公共算力服务等“一中心四平台”。支持科大讯飞、清华洛阳基地等人工智能关联企业,积极争创郑洛新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发展跨境电商、直播电商、社交电商,推进“线上引流+实体消费”新模式。持续推进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洛阳信息科技城等省级电商示范基地建设,重点发展中浩德电子商务产业园、上九合电子商务产业园、宜阳电子商务产业园、新安县电子商务产业园等专业园区。建设洛阳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加快洛阳五洲跨境电商产业园、863创智广场跨境电商培训孵化等平台建设,重点扶持洛阳航远电子商务等100家跨境电商企业发展。

➤突破提升电子信息制造核心产业

集聚发展光电电子器件产业。引进电路板、光纤光缆、关键元器件等产业链上下游项目,重点发展光电连接器、机电组件、线缆光缆等产品。基础材料领域,实施洛宁电子新材料生产基地、含氟电子气体等项目,为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材料支撑;光电连接器领域,实施光电基础器件产业园、新技术产业基地二期等项目,提高基础器件的供应能力;光电设备领域,实施丰李电子信息产业园二期、中航光电产业园等项目,加强军转民、民参军的技术转化;光纤光缆领域,重点推进光纤复合低压电缆生产线项目,实现光纤光缆产品突破。

巩固发展智能传感器产业。支持中航光电、凯迈(洛阳)环测、泰斯特探伤等重点企业发展具有核心元器件的新型智能传感器,引进智能传感器设计、封装等上下游企业,推动材料生产、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系统集成和重点应用全产业链发展,打造中西部地区重要的智能传感器基地。

持续发展半导体材料产业。依托现有优势企业,加强电子级多晶硅、大规模硅抛光片、电子特气、芯片封装材料等半导体材料领域的技术研发。深化与行业内龙头企业的交流合作,适时布局发展碳化硅、氮化镓、金刚石等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形成半导体材料产业集聚。

➤加快发展数据服务产业

整合利用数据资源。建设市大数据中心,完善政务数据共享相关制度和标准规范,以政务数据为基础,实现工业、农业、交通、教育、医疗、文旅等行业和领域数据有序汇聚、安全调用, 打通企业、个人数据汇聚通道,推进数据资源化。

建设国家大数据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持续提升大数据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水平,加快洛阳综合工业互联网平台、环保大数据平台等建设,建设国家大数据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打造云服务创新基地。加快建设河南移动投资7亿元的中部云基地项目,提升数据存储能力。推动中国移动中部云谷后续项目尽早启动。

三、推动数字经济与产业深度融合,“以融促荣”

➤深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实施智能制造引领工程。深化5G、数字孪生、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加快推进制造业企业实施“三大改造”。重点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行业的关键岗位,鼓励企业通过“机器换人”提高生产效率和智能化水平。邀请服务商开展“入企诊断”活动,重点解决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共性“痛点”“难点”问题,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优秀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

实施工业互联网发展工程。以洛阳综合工业互联网平台及标识解析体系二级节点为载体,依托全市农机装备、矿山机械、有色金属、耐火材料等省级平台,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标杆。紧盯高端石化、装配式建筑等产业,发挥龙头企业优势,培育完善“1+N”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加快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二级节点应用,打造辐射中原城市群的洛阳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区域节点。

实施新模式新业态培育工程。加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培育,推动制造业企业由单一的产品供应商向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加大工业设计人才、机构引进力度, 支持有条件的生产制造、科技服务企业延伸价值链,搭建工业设计平台,促进工业设计与制造业深度融合。鼓励企业、科研机构、高校整合优势资源,建立工业设计联盟。

➤大力发展数字农业

建设智能农机平台。推动5G、北斗、遥感等技术应用,建设农业物联网,加强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全产业链数据采集,构建“天空地”一体化农业智能监测预警系统。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支撑,加快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建设,实现农机、农具等农业装备运行数据实时感知采集与集成互联,为现代农事管理提供信息化平台支撑。

推广农村电商服务。实施“数商兴农”,进一步完善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功能,加大农村电商人员培训,拓展乡、村电商服务网点功能,满足农村居民消费升级能力。

➤加快服务业数字化转型

建设智慧物流。实施物流枢纽智能化建设工程,加快洛阳国家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建设。支持东方红(洛阳)国际陆港、洛阳华晟物流园等物流龙头企业开展智能化示范应用。探索发展高铁快运、空陆联运、公铁海联运等新模式,加快推动网络货运产业园建设。依托智能快递箱、智能无人仓、智能信报箱等新型末端设施,构建“无接触配送”服务体系。

打造智慧文旅。鼓励引导重点4A级以上景区、博物馆、星级饭店等行业单位开展数字建设,深化开展5G应用;优化完善享游河洛大数据中心及消费平台建设,拓展消费平台流量入口,实现旅游全要素线上交易,建设全产业链的文化旅游消费平台。

四、全面提升数治能力

➤全面建设数字政府

加快政务网络和政务云建设。加快建设完善全市政务“一朵云”和“一张网”。推动各县区、各部门政务信息化应用系统向智慧洛阳云平台迁移接入,按照“应迁尽迁”原则加快非涉密专网迁移,构建统一高效、弹性扩展、安全可靠、按需服务的政务云平台。

➤加快智慧城市平台建设

加快新型智慧城市统一中枢平台建设,实现基于城市信息模型(CIM)的数字孪生“一张图”综合监管,打造集态势监测分析、事件管理、辅助决策、联动指挥四位一体的城市运营指挥管理体系。

➤全力打造数字乡村

完善乡村数字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升级,提升农村互联网普及水平,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提高农村社会综合治理数字化水平,实现数据线上“领跑”,群众线下“零跑”。

五、优化数字生态体系

➤构建协同创新体系

打造技术创新平台。以产业创新平台、研发机构建设为突破,持续推进各类产业研究院、创新平台提能升级,加快各类技术(产业)创新中心、科技产业社区建设。按照龙头企业牵头、高校和科研机构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支持河科大、洛阳理工、洛阳师范等高校搭建研究平台,建立符合数字化转型趋势的技术创新体系。

加快技术转化推广。围绕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重点领域,布局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和中试基地。持续开展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引导企业成为创新需求提出主体、研发经费投入主体和成果转化落地主体。加大政府对重大创新产品和服务、关键核心技术的采购力度,支持重点软件首版次、重大装备首台套、重点新材料首批次等领域创新产品应用。

➤建立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体系

实施企业上云上平台提升行动。积极引进腾讯云、阿里云、华为云等企业落地或合作,推动有条件的互联网企业、制造企业向云应用服务商转型。加强企业内部、上下游企业、跨领域企业之间生产设备与信息系统的数据资源协同与共享。

大力引进和培育数字化服务商。积极引进航天云网、SAP等知名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落地开展服务;培育支持中信重工、中国一拖等本地优势制造企业转型为数字化服务龙头企业;引导清华高端院洛阳基地、中原智联、中原大数据研究院、赛摩科技等一批本地优秀服务商提升服务能力,为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支撑。

➤完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

强化网络安全保障,支持通信运营企业、互联网企业加强灾备能力建设。建立网络安全机制,加强网络安全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应急处置等方面协同。(记者 张劭辉 通讯员 李航)

【责任编辑:牛尚 】 【内容审核:黄瑞月 】 【总编辑:黄念念 】

联系方式

中国·河南·郑州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五大街经北三路

电话:0371-86088516 (广告)

联系信箱:news100@henan100.com

邮编:450016

河南一百度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