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徐兵】 交易商协会连发公告,重拳出击国债交易违规行为。
8月8日,交易商协会官网发布消息称,部分中小金融机构出借账户和利益输送等国债交易违规行为被查处,已移交央行实施行政处罚。
就在前一日,交易商协会对常熟农商行、江南农商行、昆山农商行、苏州农商行4家农商银行启动自律调查,这些机构在国债二级市场交易中涉嫌操纵市场价格、利益输送。
涉事银行回应被调查
8月8日,大河财立方记者以投资者的身份致电了涉事的农商行。
常熟农商行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公司内部正在对此事进行排查。”对于是否存在此类现象,工作人员解释说需要等待排查的结果,“有可能是因为交易量较大而引起了关注。”
苏州农商行也给出了类似的回应:“经过初步的自查,我们发现相关交易都经过了正常的询价流程。但由于交易量较大,我们目前还在进行进一步的自查。”
昆山农商行、江南农商行的联系电话则无人接听。
8月8日,交易商协会再次发布公告称,近期在查处的案件中,发现部分中小金融机构在国债交易中存在出借债券账户和利益输送等违规情形。为此,交易商协会已将部分严重违规的机构移送至央行实施行政处罚,而对于其他此类案件线索,交易商协会也正在加紧调查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被调查的4家农商行中,常熟农商行和苏州农商行均为A股上市银行,而昆山农商行也正在排队等待IPO。
截至8月8日收盘,常熟农商行和苏州农商行的股价分别报6.81元/股和4.55元/股,跌幅分别为1.45%和3.40%。
中小银行债市活跃背后
今年以来,中小银行,尤其是农商行,成为债市的主要购买力量,“大行放贷、小行买债”这一说法在银行界广为流传。然而,中小银行在债市上的活跃表现也伴随着交易领域的不规范行为频繁被曝光。
记者注意到,早在今年4月,交易商协会曾发布公告,指出根据市场机构的反馈,部分中小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与外部人员勾结,利用国债利率下行的预期进行代持、利益输送等违法违规行为有所增加。
为此,交易商协会对6家中小金融机构启动了自律调查,并强调将加强债券交易结算链条的分析,加大对违法违规交易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加强市场警示教育,以维护市场秩序,促进银行间债券市场的规范健康发展。
针对当前国债交易中的违规现象,交易商协会也表示,下一步将加强债券交易结算链条的分析,加大对违法违规交易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交易商协会还将加强市场警示教育,以维护市场秩序,促进银行间债券市场的规范健康发展。
事实上,政策部门也对农商行的债券投资情况进行了多次调研,并提醒机构关注利率风险。据媒体报道,7月以来,部分省份的监管部门对农商行加强了杠杆率监管要求,明确规定地方银行单日融出或融入资金规模不得超过上季度末一级资本的70%。
兴业银行研报宏观团队认为,这一举措反映了政策部门对中小银行利率风险的关注,并预示着未来可能加强对中小银行利率风险的跟踪监测和宏观审慎管理。
同时,该团队也分析称,2023年初至今,大行和中小行资金运用表现分化,大行更偏好投放贷款,中小行更偏好债券投资。这一方面是由于理财、基金赎回潮后各家银行存款被动高增,但当前经济内生动能仍不足,不少贷款需求集中在大企业,导致大行贷款较存款扩张速度更快,而中小行资产端贷款增速无法匹配负债端存款增速;另一方面,中小行贷款增速偏慢只能发力配置债券,导致配债需求较贷款更强。
此外,据Wind数据,目前市场上国债的信用状态均为正常存续,未受到此次事件的影响。然而,此次事件可能会对债市的投资情绪产生一定影响,导致债券型ETF全线走弱。有分析人士指出,债市走牛的“刹车”迹象明显,但短期回调难以完全释放风险,市场中的机构博弈依然明显。
违规有何影响,以及将受到哪些处分?
交易商协会在发文中提到了利益输送、涉嫌操纵市场价格。
“操纵市场或进行利益输送,这些行为背后隐藏着导致市场价格信号失真、扭曲市场价格等市场风险,甚至还可能引发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进而对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性造成不良影响。”一金融机构负责人对大河财立方记者表示。
在他看来,此次交易商协会对中小金融机构在国债交易中的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彰显了其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市场公平交易的决心。
若金融机构有违规行为,会有哪些处分?记者查询相关规则,根据《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自律规则》,市场参与者及交易相关人员不得进行利益输送和市场操纵。一旦违规,交易商协会将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严重警告、公开谴责等处分,并可并处责令改正、责令致歉。
对于情节严重的违规行为,交易商协会将暂停相关业务、暂停会员权利、取消会员资格或认定不适当人选,甚至建议给予有关责任人员市场永久禁入处分。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还将移交有关部门进一步处理。
对于债券违规交易行为屡禁不止的原因,北京社科院研究员王鹏曾分析指出,一方面,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在高收益的诱惑下,不惜铤而走险,违规操作以获取更高的利润和业绩。另一方面,部分金融机构的内部风险控制体系存在缺陷,无法有效识别和防止违规行为的发生。这种内控缺失不仅为违规操作提供了可乘之机,也为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