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营商环境更优

发布时间:2024-10-31 07:57:11来源: 大河财立方

【大河财立方 见习记者 程帅星】 以一座城市的名义向企业家致敬,11月1日,第二届“郑州企业家日”暨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大会系列活动将拉开帷幕。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对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近年来,郑州市聚焦企业最关切的痛点难点问题,加快建设“六最”营商环境,即“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用良好的营商环境为企业和企业家减负增效,助推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和转型发展。

数字赋能,市场主体达204.5万户

今年初,郑州市委市政府以“新春第一会”的形式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印发实施《郑州市2024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实施“1358”战略,即出台一组政策、建立三支队伍、完善五个机制、集中开展八项攻坚行动。

在政务环境方面,郑州不断深化“四电”应用,即“电子签名、电子印章、电子证照、电子材料”,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小微企业融资等25个“一件事”已在郑好办上线运行。

同时,郑州持续深化商事登记改革,实现经营主体设立登记全市通办通审通取,通过智能审批办理企业登记近8000件,全市市场主体已达204.5万户,增长6.74%。

郑州还拓展“免证办”“同城通办”“跨省通办”覆盖面,在2023年底504项“免证办”事项基础上,梳理新增事项清单111项,推动建设线上“跨省通办”专区和线下“跨省通办”窗口,跨省通办事项已达609项,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保持全国第一方阵。

金融助企、政策惠企,持续规范市场环境

为解决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郑州市属融资担保公司推出纯信用、见贷即保的“惠企春雨贷”专项产品,在保余额122亿元,支农支小业务占比80%以上,平均担保综合收费降至1%以下。

郑州市加大对中小外贸企业的金融支持,今年1至9月,全市外贸贷为77家企业授信额度25064.2万元,为企业发放贷款167笔,累计投放贷款金额30869.4万元。

大河财立方此前报道,郑州市财政局和市大数据管理局联合建设了“亲清在线”平台,该平台可以精准定位政策,精简政策申报需要提交资料的数量;还根据企业“画像”主动推送有关“优惠”政策,逐步实现“企业找政策”向“政策找企业”的转变。同时,该平台搭建了政策申请、审批、资金兑付“全链条”线上办理,精简线上审批流程,降低了企业成本。今年以来,该平台累计新增发布政策177项,新增资金拨付8.6亿元。

此外,郑州市还推进招投标远程异地评标,今年已开展远程异地评标项目86个,交易金额94.7亿元,综合节资率7.4%,比同期非远程评标项目节资率提高1.8个百分点。

强化法治保障,清欠240.7亿元账款

大河财立方记者从郑州市发展改革委营商环境处获悉,今年以来,郑州组织涉企政策文件专项清理,修订规范性文件1件,废止、失效23件,审查新制定文件134件,纠正内容违法、不适当文件3件。

同时,郑州持续规范市场监管,实现双随机监管部门覆盖率100%,联合抽查领域较去年增长84.6%,参与部门较去年增长22.7%,实现深度广度双提升。

郑州市还全力推进“信用郑州”建设,实现信用承诺七大类型全覆盖,176个证明事项、20个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群众、企业办事过程中可免于提交相关材料。

今年以来,郑州开展重点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专项行动,共查处不正当竞争案件12起。郑州加大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力度,截至8月15日,列入国家清欠专项行动的240.7亿元账款全部清偿完毕,提前完成省定目标任务。

“用脚投票”,前三季度签约238个亿元以上产业链项目

在高位谋划和推动下,郑州市“打造高效智能办税链”做法被国务院办公厅作为“高效办成一件事”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一站式”终本续管机制入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7月份发布的《2023中国城市营商环境创新报告》,“打造算力网实验场,加速融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案例入选国家数据局发布的首批《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应用优秀案例》。

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企业“用脚投票”。大河财立方记者从郑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获悉,2024年前三季度,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链项目238个,总签约额2674.8亿元。

金浦高分子聚合物新材料产业园、海康威视智能制造(郑州)基地项目、智己新能源整车郑州项目、华夏磁电子磁电传感器研发生产基地等一批重点项目成功签约。

重大项目落地的背后是郑州市产业政策的有力支撑。今年9月,在第21届东博会中国“魅力之城”郑州市经贸合作交流会上,郑州市有关负责人介绍了郑州市产业政策。

近年来,郑州市先后出台《支持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6+1”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政策》《进一步加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等系列政策,加大对产业发展、中小企业培育、项目建设、技术改造等方面政策支持和引导力度。

2023年,郑州市落实各级制造业奖补资金26.02亿元,创历史新高。目前,郑州正在研究出台《支持重点产业链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提升若干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对重点产业发展奖励支持力度。

据郑州市工信局介绍,郑州形成了“全、大、快”的产业优势。“全”就是工业门类全,郑州拥有41个工业大类中的37个,涉及308个细分行业;“大”就是产业规模大,郑州是全球最大的苹果手机、智能网联客车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气体传感器、超硬材料、新型耐火材料、铝板带箔、冷链食品、体外诊断产品生产基地;“快”就是发展速度快,近三年郑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达到9.2%,今年上半年增速为12%,居9个国家中心城市首位。

【责任编辑:牛尚 】 【内容审核:黄瑞月 】 【总编辑:黄念念 】

联系方式

中国·河南·郑州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五大街经北三路

电话:0371-86088516 (广告)

联系信箱:news100@henan100.com

邮编:450016

河南一百度官方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0-2022河南沸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招聘信息|广告服务|服务条款|免责声明|网站地图|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