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记者 马俊峰

河南高校再添新“技能”:加速转型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日前,河南商报记者从河南省教育厅了解到,为充分发挥我省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简称“示范校”)在转型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河南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做好“十四五”时期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建设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

多方向为本土高校“赋能”,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打造河南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体,示范校要坚定“应用型”定位】

《通知》中明确,“十四五”期间,我省围绕将示范校建设成为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示范区,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重要基地,先进技术创新、转移与服务重要基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重要平台的“两区两基地一平台”建设要求,巩固建设成果,扩大建设范围,创新办学模式,探索评价机制,深化体制改革,提升引领水平。

打造共同参与、协同推进、各具特色、高峰凸显的河南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体系。

《通知》强调,各示范校要坚定应用型的类型定位,坚持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职责使命,加快提升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要认真做好顶层设计,认真谋划“十四五”时期建设工作,找准切入点、创新点、增长点,制定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

要加强示范校建设的统筹领导,完善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协同推进机制,持续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提升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能力,打造服务特色鲜明的产业学院】

想加速点亮高校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的“技能”,就要多管齐下。

《通知》介绍,我省将围绕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深入实施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发展战略,推动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与产业体系、科技体系有效对接。

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平台搭建、成果推广等方面寻求结合点,夯实融入地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等多元参与的合作办学、合作治理机制,争取地方、行业、企业的经费、项目和资源在高校集聚,提升高等教育服务、支撑和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能力。

同时,“十四五”期间,我省将以区域产业发展急需为牵引,对接全省战略性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区域优势产业、主导产业发展需要,依托高校学科专业优势,与产业密切相关的企业合作建设一批特色鲜明、服务精准的产业学院,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精准对接。

以产业学院为载体,以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需求为导向,推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

以共建、共管、共享、共赢为基本准则,推动探索产业学院建设模式,把产业学院建设成为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科技服务、成果转化、产业引领、学生创业等功能深度融合的发展综合体,集“产、学、研、转、创”多功能、多主体深度融合的新型办学实体。

【推动应用型本科专业集群发展,创新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接下来五年期间,我省将大力培养创新​性​、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为达到此目标,《通知》要求各高校实施本科专业集群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四新”专业建设,优化应用型专业布局。

紧密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链、战略支柱产业链和产业集聚区等高能级产业载体需要,建设一批具有优势特色的应用型本科专业集群,实现“产业+专业+教育”深度融合。

建立由行业、企事业单位专家广泛参与的专业设置评议制度,增强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契合度、与岗位群需求的符合度。

同时,《通知》强调,各高校要探索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的专业集群建设机制,通过改造传统专业、设立复合型新专业、建立课程超市等方式,提高面向未来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比重。

完善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协同育人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建立以提高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引领的人才培养流程,及时将产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实现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生产流程、项目开发等有效对接。

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和提升应用技术研创能力为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人才培养平台,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着力提高实践课比重。

畅通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通道,鼓励开展高职本科教育,探索开展高职本科人才贯通培养改革。

【推进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

想要培养出更符合现代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授课老师也需要“配套升级”。

《通知》中明确,各高校要善双师双能型教师认定办法和考核标准,确保双师双能型教师数量和水平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

加大双师双能教师双向培养力度,有计划选送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锻炼和岗位实践,促进教师承担产学研合作项目并反哺教学,提升教师实践教学水平和应用技术研发能力。

完善教学评价、绩效考核、职务(职称)评聘、薪酬激励、校企交流等制度,增强教师提高产学研用能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健全专兼职教师队伍协同机制,加大引进行业公认专才力度,聘请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作为专业建设带头人、担任专兼职教师。

建立研究生导师培育制度,积极推荐实践能力强、研究水平高的教师参与合作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

【完善促进教师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制度】

《通知》中要求,各高校要积极融入区域、行业技术创新体系,以解决传统产业技术升级、新兴产业技术研发、未来产业技术需求和企业发展技术难题为导向,广泛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和科技服务。

完善促进教师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制度,支持并鼓励教师和企业联合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产出一批高水平应用技术成果,推动一批关键生产技术取得突破。

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运营机制,加快知识产权成果转移、转化,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为经济社会效益和课程教学资源。

建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运营机制,加快形成先进技术辐射扩散和先进应用技术转化体系,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及时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为经济社会效益和课程教学资源。

完善以实际贡献为导向的科技创新评价体系,探索建立由市场和用户参与的开放评价机制,建立基于多元共建共享的产学研不同主体之间考核结果互认机制。

【向全国发出河南声音,打造河南品牌】

想要做好高校转型,少不得要多与其他省份交流经验。

《通知》建议,各高校要通过召开各级各类研讨会、座谈会,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做好宣传发动,推进工作开展,使广大师生在思想上达成共识,团结一致,共谋发展。

积极参与全国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会议,大力宣传示范校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果、新经验、新典型,在全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中发出河南声音、提供河南经验、打造河南品牌、树立河南形象。

【责任编辑:靳静波 】 【内容审核:黄瑞月 】 【总编辑:黄念念 】

联系方式

中国·河南·郑州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五大街经北三路

电话:0371-86088516 (广告)

联系信箱:news100@henan100.com

邮编:450016

河南一百度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