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秦英林:推动中国从养猪大国迈向养猪强国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杨桂芳/文

少有诗词意,持剑入江湖。这一入,就成就了一段从22个猪娃起步、白手创业闯出来的秦英林的故事。

其实,它更是一段学成归来、想要付诸实践、一步步走起来的“养猪强国”梦。

今年是牧原股份董事长秦英林创业的第30个年头,也是他成为全国人大代表的第五个年头。

为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献言、为乡村振兴助力,他认为这是他作为人大代表的本质工作。

【“助推中国从养猪大国向强国转变,是我的奋斗目标”】

根据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坚持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要稳定生猪生产长效性支持政策,稳定基础产能,防止生产大起大落。

将菜篮子牢牢掌握在国人手中,这也是牧原在内的养殖企业需要承担起来的课题。

背景是:中国的生猪存栏数、出栏数和猪肉产量增长迅速,然而却只能被称作“大国”,而并非“养猪强国”。

“助推中国从养猪大国向强国转变,是我的奋斗目标。”秦英林说,这不是说我的心愿问题,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历史问题。

“我们养猪,一不小心很快从一个专业户成为全球第一位了。”但秦英林说,第一位不是目标,只问你第一位如何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让行业进步,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助推从一个大国成为强国,这才是价值。

在秦英林看来,养猪强国之强字,体现在环保,体现在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资源效率层面提升,体现在从业人员的身份、能力和尊严。

“强不强,第一个就看环保,不仅是水不能被污染,空气也不能被污染。”他说。

就提升资源效率上,秦英林举例,要从企业讲究的商业效率的强,上升到追求社会层面的强。同时也要强到创新,把科技创新体现出来,把创新融入到行业的方方面面。

他解释,中国很多方面比如科技,还急需向前发展。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有无限的机会和出路。

【用3年、5年、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向下扎根】

30年前畜牧专业大学毕业时创业,秦英林只是为了改变命运,后来就开始找自己的价值点。

1997年,养殖业专家魏荣展到牧原参观时,对秦英林说,“到大陆7年,看过很多猪场,你的养猪场是我看到的最有发展前途的猪场。”

秦英林回忆:“当时那个养猪场,包含道路不到31亩地,规模小得很。”

“我一定要做出一个最有发展前景的养猪企业。”秦英林就拿专家的话当了真,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创新研发,一步一步走过来。

也正如此,他的牧原到如今年生猪出栏量已超4000万头,养殖业务遍及全国24省(区)102市215县(区)。

秦英林说:“无论养猪规模多大,做我该做的事情。”

在该做的事情上,其实有几多波折和追寻。比如环保的探索,秦英林就感受过什么是自己的坚持。

1998年时,牧原的规模还很小,开始把环保列入公司重大日程。“有人给我说,没人理你(这事),你做的环保没有用。”秦英林以自己劝说自己的方式,坚持把环保做了下来。

经过多年的研发,他的企业把国外的先进环保理念,应用于企业现实。牧原研发环保用了9年时间才初有成效,研究独立育种用了20年才有一些进展。“规模小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做质量、做品质,踏踏实实的做自己的业务,数量要做大,更要质量,没有质量,可能上来就破产。”

因此他将食品工业发展的压力,归为“还是要脚踏实地,向下扎根。我们用3年、5年、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牧原的低成本奥秘之一:用一半大豆可以养出更好的猪】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他就助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问题带来一套“建言包”,涵盖:生猪种业高质量发展、推广低蛋白日粮应用、加快生猪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推进生猪疾病净化、加大养殖产销区补贴支持力度五个方面的内容。

其中一条,是再提大力推广低蛋白日粮,减少豆粕用量。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秦英林就曾提出关于大力推广低蛋白日粮应用的建议。

据了解,这些年,工业饲料产量持续增加,豆粕饲用量逐年提高,直接带动大豆进口量连年增长。2020年我国累计进口大豆10033万吨,首次超过1亿吨,较2019年进口增加1182万吨,刷新2017年进口9553万吨纪录。

公开资料显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消费国,产需缺口9000多万吨。2020年大豆进口主要用于弥补国内市场产需缺口。

高度依赖进口、价格不断上涨,这样的“卡脖子”问题,成为养殖业高质量发展的心病。作为全国顶尖的养猪大户,牧原的感受更为迫切。

为了降成本,牧原研究猪营养长达几十年,在养殖过程中发现,不需要那么多的营养。降低蛋白用量,不仅减少粮食浪费,还能够减少氮气排放,还能降低成本,能够减少一半的大豆用量。

牧原的经验而今已见到成效。据了解,全国饲料中豆粕用量是17.7%,牧原的豆粕用量是9.8%。

“这个成本差距就出来了,用一半大豆可以养出更好的猪,能够减少大豆进口2000万吨,如果我们自己种大豆需要1.5亿亩土地,相当于省下大量土地。”秦英林提到,这些其实还是被市场、需求倒逼出来的。

【根植农村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

作为生在“三农”、长在“三农”的企业,牧原也在为乡村振兴助力。

“十三五”规划期间,牧原优先选择在国家级、省级贫困县加大投资力度,累计在102个贫困县完成投资575亿元,建成一大批现代化的生猪产业扶贫基地。目前,该公司养殖业务布局全国,涉及到600余乡镇近1300余个村。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据悉,牧原从粮食-饲料-养猪-屠宰加工产业链发力,带动物流运输服务业发展,实现乡村经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牧原还在各地区积极推广“养殖—粪肥—生态农业”为一体的种养结合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牧原将传统养猪过程产生的废弃物变废为宝。

具体来说,通过采用厌氧发酵技术,对猪场粪水和生产废水等进行无害化处理,将产生的沼气用于场区运营,液体粪肥就地就近还田;经固体分离后的猪粪和沼渣进行堆沤发酵,制作有机肥料。

这一模式不仅帮助养殖场周边农户增产增收,发展生态农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而且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以牧原在养殖场周边免费铺设的惠民支农管网为例,目前已铺设总长度近1370万米,服务农田590万亩,全年向9000多个村庄开展农技服务,帮助农户减投增收200元/亩。

【责任编辑:钱艳红 】 【内容审核:黄瑞月 】 【总编辑:黄念念 】

联系方式

中国·河南·郑州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五大街经北三路

电话:0371-86088516 (广告)

联系信箱:news100@henan100.com

邮编:450016

河南一百度官方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0-2022河南沸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招聘信息|广告服务|服务条款|免责声明|网站地图|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