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手机报记者 马冬伟

产业旺则乡村兴,乡村兴则百姓富。走进周口市郸城县王楼村高值猕猴桃科技示范园,近10亩的猕猴桃树枝头上长出了杯口大绿褐色的“小脑袋”,一串串挂满枝头,长势喜人。6月23日,记者跟随“乡村振兴看河南”网络媒体采访团,走进这个科技示范园,探秘当地如何将小小猕猴桃打造成助力乡村振兴的“幸福果”。

“今年是第一年挂果,但保守估计亩产也能达到1000斤,按照每斤8元计算,我这6.5亩的示范田也将直接创造5万元的收益。”省科技厅驻郸城县城郊乡王楼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徐志华言语之间透露着喜悦。

据介绍,该示范园区于2020年9月开始园区规划、平整土地、挖定植沟、施肥、起垅、搭建水平棚架、肥水一体化灌溉系统设置等建园工作。2021年3月定植,株行距为3米x3.5米,雌雄配比8:1,实现营养钵大苗当年定植当年见果,打破了以往定植后三年才结果的“定律”。

WX20220623-233511.png

在碱性土地上种植喜好酸性土壤的猕猴桃,这对于当地人来说之前是不敢想象的,但如今猕猴桃却在这片土地上长势喜人。徐志华告诉记者,为破解这一技术性难题,项目依托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技术优势,引进帮扶资金57万元,为当地量身定制了土壤改良方案。同时,依托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技术优势,他们还汇集选育出“中猕2号”、食性软枣猕猴桃“绿贝”、抗盐碱砧木“中猕抗砧1号”三个品种。

土壤改良了,产品选好了,还需要技术的支持。步入示范园,看似一个个不起眼的设计或小装置却充满着“科技味”。采用“牵引+一主干两主蔓+羽状分枝”树体结构整形技术,可以提高光能利用;采用“高架牵引整形模式,行间生草免耕模式,种植养殖循环模式”三种模式,让每一寸空间都能得到合理的利用;应用“智能肥水一体化远程遥控技术”让浇水施肥变得更智能和容易。“明年,我们的亩产量将远超今年,并有望突破5000斤。”望着远处郁郁葱葱的猕猴桃园,徐志华信心满满的说道。

如今,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示范基地的示范效应已经显现,目前已带动周边农户种植达200余亩。徐志华说,“此品种种植成功后,我们驻村工作队和村党支部将引导村民有序种植,让它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幸福果’‘富裕果’。”

【责任编辑:钱艳红 】 【内容审核:黄瑞月 】 【总编辑:黄念念 】

联系方式

中国·河南·郑州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五大街经北三路

电话:0371-86088516 (广告)

联系信箱:news100@henan100.com

邮编:450016

河南一百度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