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7月16日,“乡村振兴看河南”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开封市尉氏县、兰考县,沉浸式体验田园农居、乡风乡韵。

“拿着垃圾存折,就能到村里的超市兑换商品”

——尉氏县邢庄乡郭佛村

行走在尉氏县邢庄乡郭佛村,目之所及皆是美景,错落有致的民居点缀在翻滚的绿浪之间,一草一木、一花一树,构成一幅幅美丽宜居的乡村图画。

“拿着垃圾存折就能到村里的超市兑换商品”,在开封郭佛村,每户村民都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存折,参与垃圾分类就能获得专属积分,兑换生活日用品。

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郭佛村垃圾分类运营方负责人张胜楠告诉记者:“刚开始实行垃圾分类的时候,有一些村民嫌麻烦,不要积分也不愿意进行垃圾分类。当时我们为了提高村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只要村民进行垃圾分类,我们就会赠送小礼物。礼物也不贵重,就是面条啊、洗洁精啊,村民日常能用到的东西。”

走进郭佛村,每家每户门口的垃圾分类桶和街道两旁的垃圾分运点格外引人注目。“以前,垃圾都直接扔到池子里,一到夏天臭得不行。现在家家户户都进行垃圾分类,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了。”郭佛村一位村民笑着告诉记者。

从2019年开始,郭佛村就进行了垃圾分类的探索,形成了一套独属于“郭佛村”的模式。

首先,从源头分类。郭佛村每家每户都配置有两格式垃圾桶和智能垃圾银行积分卡。在专业人员的培训下,村民在家里就会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粘贴二维码后投放到对应的垃圾桶。同时,村民每天进行垃圾分类,就会获得5个积分,以此激励村民长期保持良好的习惯。

郭佛村建成了占地700多平方米的智能高效防臭堆肥房,回收可腐垃圾,生产成高效的有机肥料。这座堆肥房还覆盖了附近的10个村,月处理垃圾可达100多吨,垃圾减量约80吨,产生有机肥约30吨,真正实现变废为宝。

“想富起来,就要‘不走寻常路’”

——兰考县三义寨乡白云山村

“俺村以前可穷啊,所以我们村干部就想着咋把村子给管理得富起来,那还是要‘不走寻常路’,种植反季节蔬菜。”兰考县三义寨乡白云山村党支部书记陈保超向记者介绍道。

白云山村位于兰考县三义寨乡政府驻地西南1.5公里处,共4个村民小组,315户1100人,耕地 1700亩。近年来,白云山村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发展了1000亩165座温室大棚,主要种植反季节西红柿。

“刚开始在村里推广种西红柿时,大家手里没钱,我给大家打包票,家里有多少钱就拿来多少钱,剩下的我来想办法从银行贷。”陈保超想尽办法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贷款服务和销售渠道,保证生产的西红柿有出路,并组织农户到山东寿光、聊城等大棚种植经验丰富的地方学习。

如今,通过采取“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支部+电子商务+贫困户”方式,团结带领群众发展产业,由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致富带富能力强的村干部带头,摸清发展需求,发挥资源条件与优势,用活用好政策,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俺村子现在可漂亮,有果园、菜园、花园、游园,吸引了不少游客。”全村315户拆除门楼、空心院150余处,盘活了村内闲置土地,拓展了村庄发展空间,实现了“一宅变四园”,在房前屋后种植核桃树及其他经济作物,发展庭院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达到了生活富裕。

“俺们这基本人人都能弹首曲子”

——兰考县堌阳镇徐场村

兰考县堌阳镇徐场村105户人家中,有90户都从事民族乐器及配件生产家庭作坊,从业人员达1000余人。“我们村90%以上的村民都在做这个乐器,我们通过乐器发了家致了富,俺们这基本人人都能弹首曲子。”徐场村村委委员徐永顺为大家讲解道。

现在徐场村已形成古筝、古琴、琵琶等多种乐器生产能力的完整产业链,涌现了七弦琴坊、墨武古琴等全国知名的斫琴坊。同时这些产业也解决了周边700多名群众的就业问题,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

徐场村以传统手工技法打造、制作的古筝、古琴,畅销国内外,年产各类民族乐器10万多台把,年产值达1.8亿元,电子商务年产值就达到6000万元,基本上每个乐器作坊都开设了网店,每天下午多家快递物流都会上门服务,到村内接收村民向全国各地寄发的民族乐器,村民足不出村就实现了民族乐器的生产销售,徐场的交通助推了徐场的产业,产业兴旺的徐场村正在逐步实现乡村振兴,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民族乐器第一村。

如今,利用泡桐作为音板发展起来的民族乐器产业,已成为兰考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奏响了兰考县乡村振兴的“幸福曲”。(朱丽文 实习生 王璐瑶)

【责任编辑:靳静波 】 【内容审核:黄瑞月 】 【总编辑:黄念念 】

联系方式

中国·河南·郑州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五大街经北三路

电话:0371-86088516 (广告)

联系信箱:news100@henan100.com

邮编:450016

河南一百度官方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0-2022河南沸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招聘信息|广告服务|服务条款|免责声明|网站地图|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