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记者 张弋 见习记者 孟月
△庙底沟遗址第一次发掘
1953年冬,考古学家安志敏等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调查队一行人从洛阳来到陕县,经过20天调查,在三门峡地区共发现了各个时期遗址点48处,其中就包括如今的庙底沟遗址。
庙底沟遗址不仅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命名地,也是庙底沟二期文化的诞生地。 它的出现彻底阐明了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承接关系,有学者称其为“最初的中国”。
为纪念庙底沟遗址发现70周年,深化仰韶文化研究,12月2日,由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三门峡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门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三门峡市仰韶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2023仰韶论坛”在三门峡举行,来自全国多家考古机构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交流仰韶文化新发现和新认识。
庙底沟文化可被视为最初的中国
是探索仰韶文化和中国文明起源的重要基点
在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会长孙英民看来,庙底沟遗址的发现对中国考古学,尤其是对仰韶文化研究都具有重大意义和里程碑式的影响。
“研究好庙底沟,对中华文明探源而言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话题。”孙英民认为,庙底沟文化之所以能够携带着彩陶因子,以强势之势辐射影响大半个中国,绝对不是一般的自由波动。随着仰韶文化中心遗址的不断发现,孙英民认为其背后有一个强大的政治集团在推动政治文化扩张。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赵春青研究员提出庙底沟文化可以被视为最初的中国,是因为它保留了很多基因并一直延续到今天,融入了华夏民族血液。” 孙英民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说,70年来,几代考古学家筚路蓝缕、接续奋斗,通过扎实的田野发掘和研究工作,确立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和庙底沟二期文化,解决了仰韶与龙山的年代早晚及源流关系问题,是新石器考古学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证明了中国文化的连续性和源远流长;发现的大量建筑、墓葬和祭祀遗迹为研究史前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考古实证材料,表明了当时的社会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聚落结构和分工,揭示了庙底沟遗址在仰韶文化中核心的地位;出土的大批庙底沟文化彩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庙底沟文化彩陶如重瓣花朵般向四周播散,开创了一个灿烂的彩陶时代,也使得中原地区逐步崛起为华夏文明的中心。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安家瑗
河南省文物局局长任伟介绍,2020年5月,由河南省考古单位牵头推动的“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项目工作计划”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复,并纳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该项目重点围绕仰韶文化中期考古学文化遗存,展开多方面综合研究,努力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在中原地区的演进历程,对于推动解决“中华文起源与早期发展”这一宏大历史主题具有重要意义。
在仰韶文化重要遗址的保护方面,河南已全面建成仰韶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大河村遗址、庙沟遗址纳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双槐树遗址、黄山遗址正在建设省级考古遗址公园;仰韶村遗址博物馆、庙底沟遗址博物馆相继建成开放,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正在加快建设中,河南已经成为是国内建成仰韶文化博物馆最多的省份。
任伟希望三门峡市能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对仰韶村、庙底沟、北阳平等仰韶文化重要遗址文物保护及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支持力度,积极推动仰韶文化重要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最大限度发挥仰韶文化重要遗址考古发掘研究及文物保护工作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效益,使文物保护成果惠及广大公众。
河南牵头四省联手
近年来仰韶文化都有哪些新发现和新认识?
仰韶文化遗址分布范围极为广泛,尤以大中原地区较为密集。论坛上,来自河南、陕西、山西、河北的考古学者以“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项目2023年新进展”做了汇报。
2020年5月以来,四省开展了相关考古工作,以多学科交叉手段对河南灵宝北阳平、渑池仰韶村、巩义双槐树、郑州大河村、宜阳苏羊、陕西高陵杨官寨、山西沁水八里坪、河北武安赵窑8个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经过近4年持续工作,对中原地区仰韶文化和庙底沟二期文化的文化谱系研究、聚落考古研究、多学科研究、文明化进程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史前考古研究室副主任、仰韶村遗址第四次发掘现场负责人李世伟介绍了近年来的考古收获。
考古人员在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墓葬中检测到丝蛋白微痕迹,说明墓葬中可能存在丝绸实物;证明了仰韶文化中晚期小口尖底瓶用于发酵粮食酒;通过动物考古,发现仰韶村遗址先民肉食资源获取方式应是饲养家猪,并以粟黍栽培的旱作农业为主。
李世伟介绍了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主要发展阶段,从8500年前到7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为文明奠基时期;距今7000年前到5800年的仰韶初早期,社会开始分化,人们在聚落中搭建用于“防人”的防御设施,墓葬陪葬品开始出现,以濮阳西水坡龙虎蚌壳最为明显;在距今5800年到5300年的仰韶文化中期,文明化更加显著,出现雏形古国,多重壕沟进一步加强部落防御,中大型房屋已趋于模式化和成熟化;距今5300年到4700年,古国文明出现,迈入早期社会。这一时期生产力显著提高,出现社会分工和手工业专业化,并有一部分人脱离农业生产,专门从事建筑、手工业、原始宗教祭祀活动和社会管理,具有统一规划和功能分区的早期城市也在此时出现。巩义双槐树遗址系王权象征的“一门三道”遗存,“前朝后寝”宫殿布局等,体现了出现匹配王级别的社会资源、礼仪占有和使用者,是王权的象征。距今4700年到3800年的龙山文化,文明社会发展进程加剧,一直到距今3800年到3600年间二里头文化出现,文明形态成熟,王国正式诞生。
△巩义双槐树遗址“一门三道”遗迹
随后,山西,陕西,河北的考古学者也分别汇报了各自省份的仰韶文明新成果。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刘海旺告诉顶端新闻记者,“文明化进程研究项目”实际上就是要研究从5800年前到4000年前这段时间,它是文明出现到成熟阶段。目前考古学界对仰韶文化遗址认识还不够全面,有的遗址只搞清楚了小型聚落的布局和分区,对聚落所在大遗址认识还不完整。
刘海旺分析说,虽然仰韶文化各个省都有遗址,但每个省仰韶文化发展历程还存在差异。大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繁荣的中心地区,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各个时期遗留的遗存都很重要,但受制于科研人手不足等情况,导致很长一段时间里关于文明探源的考古工作出现停滞,直到2020年才继续开展。
刘海旺说,通过多学科介入的考古发掘,近年来考古界对仰韶文化早期的社会复杂程度有了更新更深入的认识,但还不足以完全搞清中华文明发展进程,还需要更多的考古资料来支撑。“当然我们对这一时期历史的认识也不会是一成不变的。”
一朵小花为何能开遍大半个中国
形成中国史前第一次美学浪潮?
随着仰韶文化元素庙底沟彩陶“花瓣纹”惊艳亮相央视兔年春晚主舞台,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前往三门峡庙底沟博物馆领略仰韶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朵“重瓣花”为何能走出中原影响大半个中国?从艺术角度来看,它有着怎样的吸引力?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王仁湘以“中国彩陶原理探讨——以庙底沟文化彩陶为例”做了分享。
王仁湘说,庙底沟文化彩陶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一块丰碑,那个时代建立的艺术传统,已经具备完备的创作原理。
彩陶艺术原理的主要内涵是反衬、连续、对称、律动、定向、简化、拆解、重组与象征等,这些原理不仅充分发挥了色彩的能量,也使得彩陶构图井然有序,图案精致凝炼且富有动感,而象征手法的应用更是赋予彩陶以灵魂。
史前彩陶艺术在庙底沟文化时期已经完全成熟,彩陶所创立的艺术原理为东方古代艺术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王仁湘特别提到了彩陶上象生图形和几何图形。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鱼纹,从大地湾遗址到蓝田遗址再到华阴南城子遗址,鱼纹从具象逐渐抽象,直到成为两条线。
彩陶上有形与失形的鱼纹,在我们的眼中完全不同,也许对于史前人而言,它们并没有什么区别,它们具有同一的象征意义,有着同样大的魅力。
“作为‘百变金刚’的鱼纹,我们已经想像不出它为史前人带来过多少梦想,也想像不出它给史前人带来过多少心灵慰藉。”王仁湘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赵春青以“由仰韶文化彩陶说开去——简议仰韶文化彩陶的发展阶段及其对外交流”为题做了演讲。
赵春青介绍,中国彩陶起源于公元前8000年到前5000年,有南北两大起源地,分别是陕西老官台文化和浙江的上山文化。之后,陶器在各个地区经历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发展,脱离了它的起始阶段。大致而言,彩陶是跟定居的农业生活紧紧相连的。
仰韶文化早期的彩陶(仰韶文化半坡期和史家期),颜色多以红底黑彩或紫色为主,较为简朴。彩陶图案以写实的鱼纹和鸟纹。
仰韶文化中期即庙底沟期的彩陶,达到仰韶文化的顶峰。这一时期主要以花卉纹和其变体为主,在全国很多地方都能看到以花卉纹为主体纹饰的彩陶。
赵春青回忆,此前他去安徽凌家滩遗址时,考古人员给他展示了两件当地出土的彩陶,一看就像庙底沟文化风格的纹饰。这让他感到很意外:“凌家滩遗址以玉石闻名天下,在这里居然能看到庙底沟风格的纹饰。”
他还建议,中国研究彩陶的学者应该积极走出国门,多和西亚、东欧、罗马等彩陶比较发达地区交流学习,才能深化对彩陶文明的认识。